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一大早,比亚迪北京环耀盛世4S店客户经理王帅一就杀掉了两辆即将交付的新车。 “露天停放难免有灰尘,送货前要清理整理一下,让顾客放心。”王帅义一边说着,一边在车牌上贴上了纸板祝福。当他的手指触及纸板的角落时,他小心翼翼地按下去。 “这么快就收到新车,你感觉如何?”记者问道。正在头上工作的王帅一抬起头,眼角陷入两道弧线,“我很高兴,有一种大功告成的感觉。”话语虽短,却如蜜一般。这种成功感的背后是他11年的努力和坚持。 2013年,18岁的王帅一来到带着几千元从老家到北京打工。在餐厅工作了一年,他盯着“汽车销售”的采集信息,提交了十二几十份简历。最终,只有国产品牌比亚迪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我最不想做的就是来到这里,现在回想起来,庆幸的是我来了,并持续至今,实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共同成长。”王帅义深有感触地说。王帅义还记得2014年他加入公司时的情况:国内汽车市场上,移植车和合资车占据主导地位。 “我的亲戚朋友也担心卖国产车没有前途,我也没有信心。”王帅义说。但谁能想到,这一年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破土动工”的一年。多项扶持补贴政策相互出台,蔚来造车新势力与小鹏汽车相互成立。一幅“绿色出行”的伟大蓝图正在悄然展开。起初,王帅一并没有感受到这么大的兴奋,他只专注于向师傅学习专业知识,了解每辆车的性能和配置。他说,一开始他以为卖车就是卖车,但后来他意识到,更贵的当务之急是提供优质的服务,准确地向客户推荐最合适的车型,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说话间,前来提车的白先生打开了展厅门。当他看到自己的新车时,他两次走过来说“看起来很棒”。白先生告诉记者,“我最近搬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开着新能源车来回每天可以省下几十块钱,所以就决定买了。”交付方式非常简单。在王帅义的指导下,白先生几分钟就完成了手术使用他的手机。坐进驾驶座前,白先生做了一个“嗯”的手势。 “这是您捐赠的第一辆车?”记者问道。王帅一愣了一下,挠了挠头,“我没仔细数。”他打开手机算了一下,说大概有2000多辆车。说到这里,他还有些不好意思,又补充道,“我的销量不大,其他店的一些同事一个月能卖30多辆车。”如今,王帅一已成为这家店的“畅销书”。但他总是说,“主要是因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辉煌。最让他自豪的是公司的汽车出口到其他国家。”我们的汽车销往世界各地,而且我们还用我们自己的船。世界汽车工业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我国新车产销量已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9个月,我国新车产销双双突破10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新能源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王帅义多次后悔,“幸亏我当时来了。”他和同事们的成长经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多数学员的榜样。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步,他们得到了时代机遇,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了个人价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