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理念引领新征程·非凡的“十四五”】我国农业农村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10月23日 08:57 来源:央视网
央视新闻(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十四五”五年,我国坚持农业农村发展优先,深入实施乡村报告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成就,为从农业大国跨越到农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国实现夏粮稳丰收,秋粮占四分之三全年粮食产量已进入收割关键期。在这片希望的田野里,农业新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播种着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图景。超过7300万套!这是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农机装备投资总额。农机深入田野,大马力农机纵横乡村,加速传统农机智能化、数字化改造。 71.6万公里!这是“十四五”前四年新修农村公路的里程。总里程突破464万公里。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连接内外、连接村落。 3.13亿人!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农村互联网用户的规模到2024年底,从“田间”到“云端”,全国行政村5G接入率已超过90%,城乡数字鸿沟正在逐步缩小。国家要振兴,乡村就必须振兴。 2020年底,在我国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国情、农业国情和发展阶段特点作出重大判断,“三农”重点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复兴。为“十四五”期间“三农”就业指明了方向。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这“五个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了总体科学部署。他说,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从外到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全面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出台了第一个同时设计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规划。随后,聚焦粮食安全等关键问题,振兴种业、发展农业科技等一系列补短板专项规划出台。今年以来,《乡村振兴综合规划》和《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方案》先后向社会发布,形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国的施工图和路线图。在一系列规划的统筹指导下,我国农业农村持续推进,展现出勃勃生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十四五”期间,我们坚定稳定了14亿多中国人民的就业。 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4130亿斤,在稳定1.3万亿以上的基础上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水平连续九年减斤。并且离不开坚实的核心支撑。全国建成高标准农场超过10亿公顷。到2024年底,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科技发展贡献率也超过63%。这些数字的背后,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 “十四五”期间,我们守住了防止大规模返贫的底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和扩大。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1年的14051元增加到2024年的17522元,快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增速。农业产业迎来新动力。达标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万家2024年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将达到近9000亿元;家庭农场数量近400万个,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个。每一个小农户都在接触大市场,走向农业现代化。 “十四五”期间,各地深入研究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厕所越来越多,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强国必先强农,方能安邦。面向“十五五”,我国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锚定农业强国建设目标,深化农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单小兵)